用绿色的教育培养幸福的人
发布时间2013-05-16 13:24:37 | 进入和平论坛 来源:重庆日报
近年来,学校参加各类科技竞赛,获得区级奖55项、市级奖12项、国家奖8项。在刚刚结束的青少年机器人世界杯中国赛中,获得2个二等奖、1个三等奖的好成绩。
体艺教育是绿色教育的另一翼。
早在2008年,学校就注册成立“青少年阳光体育俱乐部”,开设学生篮球、足球、跆拳道等培训项目。还成立学生合唱队、话剧社和街舞社等学生社团,并在高中各年级开设了体育班、美术班以及影视传媒培训班,为学生进一步发展搭建平台。
“与重庆南岸区体育局、体校建立友好合作关系,实践‘体教结合’的发展模式。”刘政说,学校成立近百人规模的武术队,在2010年香港“獬豸杯”国际武术节上,获得金牌12枚、银牌14枚、铜牌5枚,武术队被组委会授予“铜豹奖”。
目前,学校成为“国家体育实验研究学校”、“全国学校体育场馆向公众开放试点学校”、重庆市培养体育后备人才试点学校(足球项目)。
绿色课堂
做学生可持续发展的火花石
哑巴英语,是当前英语教学必须跨过的坎。
怎么跨?很简单,就是让孩子说出来。
“she certainly was is jealous my beautiful appearance.”雷霖动情地说,然后转过身,望着邓强。
“thought many?”李雪珂想了想质疑地答道。
……
在辅仁中学高一(8)班英语课上,正在进行“奥斯卡”奖项角逐。各小组正在以戏剧的形式演绎《The merchant of Venice》(威尼斯商人)、《The Necklace》(项链)等课文。雷霖小组选择了《The Necklace》。
而这时,他们前面坐着由英语组部分教师和学生组成的“奥斯卡”评审团,并根据他们的表现打分最终确定最佳影片、最佳男女演员等奖项。“这样的课堂,能让我们充分‘动起来’。”李雪珂说,这是一种幸福的体验和享受,激发学习热情和提升学习自信心。
“英语教学必须关注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让他们动起来,锻炼听、说、读、写的能力。”英语教师李家凤说,在新课程改革和“卓越课堂”建设背景下,学校课堂教学模式和课堂生态发生了明显的变革。
辅仁中学课堂教学的变革,始于“绿色教育”。在“绿色教育”中,学校传承“辅人成才,辅材成仁”的办学理念,在采取“请进来”或“走出去”等方式,学习先进地区的课改经验基础上,结合辅仁特色和实际,将“绿色”向课堂教学渗透,打造绿色课堂。
所谓绿色课堂,通俗来说,即能彰显学生主体作用,促进学生可持续发展的课堂。在进行班集体建设和合作学习小组建设,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基础上,实施“导学案导学”和“小组合作学习”。
在教学流程上,大力提倡“五步教学法”,即自主学习、学情了解,目标展示、小组质疑,自主探究、互动答疑,教师点拨、拓展提升和课堂检测、反馈矫正。
为推进绿色课堂建设,学校以“学科高校课堂示范课”等小课题研究形式,促进教师对新课程理念的理解,并开展各种形式的教学研讨课、共建学校同课异构与教科研交流会,提炼经验和总结成果。
目前,绿色课堂模式已在学校全面推广,并在绿色教育理念下不断丰富和延伸。
绿色实践
让学生在历练中展开丰盈的羽翼
“如果我也是农民工子女,现在将是什么状态?”这是辅仁中学学生陈杨最近一直在思考的问题。而这个问题,源于他做的“重庆南岸区农民工子女生存概况”研究性学习调查。
原来,自2003年起,辅仁中学便开始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绿色实践是绿色教育的最后一环,让学生将绿色意识付诸行动。”综合实践课教师王明霞说,目前,学校以环境教育为主题的研究性学习小课题达100多个。2011年10月,学校还成功举办“重庆南岸区中学生研究性学习展示活动”。
学校还组建“环境小记者工作站”,连续3年组织学生参加“校园气候酷派”活动。2008年,学生赵新杰成为“英国气候酷派环保形象大使”到全国各大城市进行环保宣传。2009年,学生冉玲玉被选派到日本进行环境教育与学习。2010年陈小倩同学当选为“2010年重庆地区气候酷派青少年气候大使”……
除此之外,为让学生走进社会,了解社会,体验生活,丰富阅历,提高综合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全面而有个性地发展,学校还启动了学生社区实践活动。
每周一下午2时至5时,学生都将以班级为单位前往社区,进行社区外环境清扫、慰问社区孤寡老人、与社区居民开展互动娱乐活动、帮助社区宣传政策法规等社会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劳动和感恩的意识,增强社会责任感,活动将以规范化、常态化的形式持续开展下去。”社团部负责人说。
“绿色教育”促进了学校发展。学校2007年被评为“全国校园环境管理项目”合格成员,2008年获得“全国绿色学校校园环境管理项目”铜奖,2011年被授予“国际生态学校”称号。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