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发展中国特色“社会性企业”

发布时间2014-03-18 09:51:42 | 进入和平论坛 来源:南方日报(广州)

中山大学公益慈善研修班访学分享会现场。傅聪 摄

“希望有一天,所有的企业都成为‘社会企业’。”这是哈佛商学院以及哈佛肯尼迪学院双料教授、“三圈理论”创始人Dutch的一句著名“预言”,近日,这一预言成为了中山大学公益慈善研修班“我做先生”系列沙龙之美国慈善访学分享会的主题。

2013年底,近20名包括中山大学公益慈善研修班学员在内的“有效慈善工作坊暨波士顿慈善访学团”远赴美国波士顿完成了7天6夜的访学课程,并参观访问了波士顿地区数家不同类型的公益慈善机构。近日,中山大学公益慈善研修班的几位参访学员特别组织了这次分享沙龙,并邀请到中山大学中国公益慈善研究院执行院长朱健刚、广东狮子会会长区建业、ICS创新空间总监贾蔚等嘉宾,围绕“社会企业”的主题,介绍了美国访学之旅所取得的经验和启示,希望通过借鉴美国的先进做法,建立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企业发展模式。

南方日报记者 赵新星 通讯员 傅聪

概念

“社会企业”与“社会性企业”

在哈佛大学豪泽非营利组织中心和中山大学中国公益慈善研究院共同主办、ICS创新空间鼎立承办之下,“有效慈善工作坊暨波士顿慈善访学团”于2013年12月中旬顺利抵达美国波士顿。访学之旅从美国最顶尖的慈善学院哈佛大学豪泽中心的“有效慈善工作坊”开始,由著名的哈佛大学商学院和肯尼迪学院的Dutch教授主持,先后走访了波士顿市最具代表性的美国基金会、慈善家族以及支持公益慈善事业的组织。访学的议题涉及高效基金会和公益组织、“创意公益”和“新慈善”的表现形式、企业基金会和企业社会责任以及社会创业和社会创业家等,对于中国公益慈善事业的发展具有极大的借鉴意义和前瞻功能。

这次访学团的人员构成相当多元,由中国狮子联会副主席、广东省千禾社区公益基金会理事长、北京企业家环保基金会(SEE)秘书长、中山大学中国公益慈善研究院副院长刘小钢带队,并汇集了中国最有远见的一批基金会、NGO以及企业的慈善领袖。

访学为期7天,旨在促进中国基金会领导人、慈善领袖对美国公益组织以及非营利部门的了解,加深就如何在中国传播这些部门的经验的思考;同时帮助参与者开发基于个人、社区以及商业慈善的战略目标,增强对相关专业技能、资源及实践的了解,从而更有效地治理基金会以及非营利组织。

在第一堂课上,Dutch教授就开宗明义地提出了对“企业环境下的社会意义”这一议题的探讨,并介绍了美国对于“社会性企业”(social

business)的定义和做法。

近年来,“社会企业”的概念在中国国内也开始兴起,但大都主要以社会使命为重,资金来源上主要依靠盈利收入和慈善资助,Dutch称之为Social

Enterprise。而他所介绍的美国的社会企业,则完全以企业形式运作,资金来源主要是盈利收入和资本投资,他称之为social

business,为方便与国内语境中的“社会企业”相区分,可将其翻译为“社会性企业”。总体而言,传统意义上,非营利机构和商业企业是完全独立的两类组织,分处光谱两端,而现在,光谱两端之间出现了很多新兴模式,“社会性企业”就是其中之一。

案例

Taza巧克力工厂以社会价值取胜

为具体说明其概念,Dutch介绍了美国Taza巧克力工厂的案例并组织了参观访问。这也是令访学团成员印象最为深刻的访学内容之一。

Taza采用墨西哥传统石磨工艺,生产有机巧克力。工厂不大,在美国马萨诸塞州Somerville市的一个旧仓库里,可是产品却很高端,通过天然和有机食品全国连锁超市等渠道销售到美国的50个州,并出口到加拿大和欧洲一些国家,价格也很“高端”。

Dutch教授介绍说,Taza这样一个企业模式的最大特色,正是商业性与社会性的有机整合。简单地说,Taza是一个同时追求商业价值和社会价值,并将二者整合为一体的“社会性企业”。它这样描述其使命:生产和分享真正优质而且完全公平的石磨巧克力。它的核心活动就是生产巧克力,但和其它巧克力工厂相比,它坚守着一套完全不同的价值理念,实践着完全不同的生产工艺,生产出了完全不同的巧克力产品。

在产品属性上,Taza巧克力有几个很鲜明的特征:石磨、有机、天然、低糖、口感粗砺、包装简单;这些特征把Taza巧克力和超市货架上琳琅满目的糖果巧克力区别开来。此外,Taza巧克力,还有一些普通商品所不具备的社会属性:环保、公平、社区感。正是通过这样一套独特的“社会性生存”逻辑,Taza巧克力取得了成功。

热议

推动中国“社会性企业”发展

作为访学团的成员之一,广东狮子会会长区建业回忆起参观美国Taza巧克力工厂的经历时仍然记忆犹新。他认为,企业应该分三步走:首先企业必须要实现盈利,按照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的说法,先要解决生存问题;生存问题解决后,就要注重环保、绿色概念的倡导;最后就是建成一家健康,可循环的企业。

在分享中,他说,Taza巧克力工厂所生产的巧克力价格很高,也不是特别好吃,按照传统的销售渠道应该很难有好的销路,但是为什么消费者愿意花高价买这样的巧克力呢?因为这家企业是对原生态理念的一种倡导,包括播种、施肥都是有机种植。但反观中国企业,有的在走第一步时就错了,比如打价格战,结果就是导致厂家使用劣质的原材料,逼迫工人加班加点以最大限度攫取利润。而利润最大化究竟是否是衡量一个企业成功与否的标志呢?在西方的工业革命过程中,社会企业开始诞生,这类企业注重理念倡导和生产、销售环节的设计。现在大家都为中国的改革而努力,而企业首先要做的就是改变思路,把理念与世界同步。

区建业认为,现在世界上的很多游戏规则都是由美国来设定的,这并非完全公平,中国应该成立自己的社会性企业研究中心,从工商、税务、立法等多方面来推动其发展,比如建立社会性企业工业园,形成一套完整的认证制度,并引导消费者为社会性企业的社会目标来支付成本,从而完成一次“对传统工业的革命”。

ICS创新空间总监贾蔚分享了在对波士顿基金会的访问中了解到的一种面向慈善家的“N对1”服务。这种服务主要针对慈善家的构思,提供完整的咨询和执行方案,类似于“私人订制”。她认为,社会性企业应该向这个项目学习,有商业模式才有市场和利润。

益加益学院院长郭晓冰也在分享中谈到:“公益与商业本是一对亲兄弟。公益人应该实现职业化地生存,推动商业更好地服务于社会。”这一观点也受到中山大学中国公益慈善研究院执行院长朱健刚赞同,在分享会的总结中他表示:“期待珠三角诞生更多公益慈善战略人才,把公益从‘职业’上升到‘事业’的高度。”

责任编辑:

》相关新闻

友情链接
中国国家培训网食品安全综合服务平台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