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安全没有城乡之别

发布时间2014-10-24 12:26:56 | 进入和平论坛 来源:光明网

食材采购要规范,菜烧多久有讲究,厨师上岗须持证……乍看,这颇像星级酒店的规矩,其实不然。浙江省上月出台《农村集体聚餐食品安全风险防控工作指导意见》,对农村家宴报备制度、厨师培训及持证上岗、市场监管部门的安全监管等方面作出明确规定,这意味着在浙江农村,这样的严规也将成为“新常态”。

放在以往,农村里婚丧嫁娶摆个宴席,搭起简易灶头,请个“土厨师”,叫上一班小工,忙乎就好了,菜图个口味、事图个热闹。但在食品安全问题频频出现的今天,农民的宴席却不只是农民自个的事了。民以食为天,食品安全是天大的事,在不影响农民聚餐传统的前提下,让他们吃的健康安全,也是管好食品安全问题的应有之责、应有之义。

在农村聚餐不同于城里的宴席,条件相对较差、设施相对简陋、安全意识相对薄弱、厨师的烹饪素养也难免不够专业。城乡差别,造成了这一不可回避的问题,从而给一些农村宴席埋下了食品安全隐患。城乡有别,但民生无别,安全更是要一视同仁。专门为农村集体聚餐食品安全问题出台指导意见,意义不可小觑。

纵观当下的食品安全问题,缺少规范是一个重要诱因。这次针对农村集体聚餐出台的指导意见,可谓“事无巨细”,聚餐的地点、人数、厨师姓名、帮工姓名等均要填表备案,改刀食品不允许上桌,海鲜等也不能生吃,调料也要严格把关,规定食物应该在75摄氏度以上高温加热5分钟以上……或许有人会问,在农村宴席上管得如此细致,有必要吗?但换一个角度想想,没有哪一个地方理应就是食品安全的“洼地”,越是在食品安全薄弱的地方,越要加大对食品安全的监管力度,一方面,这是防患于未然,另一方面,这也是在培育村民的食品安全意识,是保护“土宴席”,也是在保护农村的风俗传统。

目前食品安全工作的难点在农村。由于农村消费者食品安全意识比较淡薄,再加上监管部门对农村的监管能力有限,大量的“三无”产品、假冒商品、劣质食品冲击农村市场,损害了农村消费者的健康。因此,不妨从农村集体聚餐宴席开始,加大农村食品安全的监管力度,让食品安全真正成为没有城乡差别的大民生。

责任编辑:
友情链接
中国国家培训网食品安全综合服务平台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使用